8月15日至18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经过分区赛激烈角逐,我院共有12个项目入围本次总决赛,最终获金奖6项、银奖5项、铜奖1项。其中,由周丹、周莎老师指导的银奖项目获评最佳学术奖。另有1个项目入围壁报展示并获优秀奖。
本项赛事的校赛组织工作由教务处统筹组织,维多利亚vic119首页承办,来自全校基础、临床、预防、药学等各专业的123个项目、608名师生报名参赛。自2024年9月起,学院积极组织备赛,开展项目选拔、培训试讲、项目培育,共组织赛前培训18场,为比赛提供了充分支持与保障。最终,我校共有17个项目入围本次总决赛,最终获得金奖8项、银奖6项、铜奖3项,3个项目获最佳学术奖。同时,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前身为“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涵盖基础临床、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中医药学、交叉学科6个学科组、高职高专赛道,以及“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本次大赛共有来自来自全球20个国家、300余所高校、4.5万余名学生参加,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已经成为展现全球医学教育成果、推动青年创新交流的重要平台。
维多利亚vic119首页依托“式闾计划”,围绕“激发学生双创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结合学院学生专业特点,夯实学生基础科研知识和实验技能,探索和推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注重实践、争先创新的氛围,学生多次斩获国际国内双创赛事奖项,为我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获奖名单
赛道分类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项目成员 | 指导老师 |
基础临床 | 临床治疗诱导的衰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金奖 | 王若彤、刘越、秦千雅、姜静冉、嵇洋鑫 | 周婷婷、贾佳 |
基础临床 | 基于 IPSE 纳米抗体的筛选及用于埃及血吸虫病检测方法的建立 | 金奖 | 金岚、顾淼、翟冯阳、祖启航、曹一凡 | 刘新建、黄玉政 |
中医药学 | 围绕 TFEB 活化介导的溶酶体生物发生解析鹿茸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应多肽与作用机制 | 金奖 | 陈思宇、黄奕欣、吴慧玲、陈星宇、刘宇星 | 钱程、范涵婷 |
国际赛道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by which Fucoidan Alleviates Hepatic Immune Pathological Injury through Regulating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 | 金奖 | BANGLAWALA MOHIBHANIFMOHAMAD、THEINT EICHO、HEIN KHANTZAW、JIA LI NGU | 徐志鹏、沈恒露 |
交叉学科 | 多酚米诺环素纳米颗粒高效清除胞内细菌和生物膜治疗牙周炎 | 金奖 | 彭钰涵、唐悦、熊天旭、王安倩、姚星阳 | 陈园园、许宁 |
交叉学科 | 磁分选清除衰老 MSC 的方法建立及其疗效衰减机制解析 | 金奖 | 袁烨、夏智林、邵开新、姚梦阳、郜霖岳 | 李梅、徐菠 |
基础临床 | 脂动激素受体对雌蚊生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银奖 最佳学术奖 | 李思瑶、吕婧雯、芮雪、沈诗逸、西日娜依・木合塔尔 | 周丹、周莎 |
中医药学 | 虚拟筛选发现中药单体银椴甙作为 Keap1-NrP2 PPI 抑制剂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 银奖 | 吴毓雅、徐雯雯、孟逸非、姜鸣昕 | 蔡芳芳、林凡 |
基础临床 | Siglec-10 信号调控肠道巨细胞炎症及促进肠上皮修复双重效应的机制研究 | 银奖 | 杨陈菀、郭若琪、王雯萱、周毅恒、王晨曦 | 马春梅、杨硕 |
基础临床 | SMAD4 基因 MH2 域截短突变导致非小细胞肺癌对奥希替尼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探究 | 银奖 | 梁思勤、任思怡、孙瑞、和昊南 | 王静、林凡 |
基础临床 | 小胶质细胞犬尿氨酸代谢途径激活通过 IL-NRe 神经环路兴奋性输出调控焦虑样行为 | 银奖 | 王子淇、杨幸寅、王启维、吴佳琦、邓奕玮 | 鲁明、方丰 |
法医学 | 结合 SERS 技术的心源性猝死快速鉴定分子探针的开发及应用 | 铜奖 | 何煦、王好好、薛慕周、唐铭阳、张菲菲 | 曹玥、钱程 |
壁报展示交流 | 构建模拟亨廷顿病缺陷的人源Str-SN类组装体 | 优秀奖 | 周煜程、张佩瑜、张婷莹、黄煜乔、万景祁 | 郭兴、刘睿 |
(撰稿/张凡;图片/参赛团队;审核/苏川、段振东)